在使用 IntelliJ 編輯器寫程式的時候,偶爾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建議,例如下面這個:
其實這類建議有一個專門的名字,叫做「後墜補全(Postfix Completion)」
後墜補全的主要功能其實是往游標的前面(左側)自動補全程式碼,例如使用後墜補全寫一個簡單的迴圈:
在上面的範例中移動相關的按鍵只有使用到 Tab 和 Enter,就可以自動補全左側的程式碼,而不用移動游標輸入。 當然一般不會這樣寫,例如宣告變數的時候會直接 var a 而不是像上面示範的這樣,不過如果遇到可以使用後墜補全的時候,真的很方便。
後墜補全的設定位置在:File > Settings > Editor > General > Postfix Completion
從設定中我們可以發現文章一開始的 soutv 就是將變數名稱和變數值使用 System.out.println 輸出
效果如下:
其實這類建議有一個專門的名字,叫做「後墜補全(Postfix Completion)」
後墜補全的主要功能其實是往游標的前面(左側)自動補全程式碼,例如使用後墜補全寫一個簡單的迴圈:
在上面的範例中移動相關的按鍵只有使用到 Tab 和 Enter,就可以自動補全左側的程式碼,而不用移動游標輸入。 當然一般不會這樣寫,例如宣告變數的時候會直接 var a 而不是像上面示範的這樣,不過如果遇到可以使用後墜補全的時候,真的很方便。
後墜補全的設定位置在:File > Settings > Editor > General > Postfix Completion
從設定中我們可以發現文章一開始的 soutv 就是將變數名稱和變數值使用 System.out.println 輸出
自訂後墜補全
在筆者使用的 Spring 框架中,有一個 org.springframework.util.StringUtils ,筆者很常使用 StringUtils.hasText(String) 方法,能夠用來判斷字串是否有內容。但是每次都要寫很麻煩,於是筆者就自訂了一個後墜補全效果如下:
留言
張貼留言
如果有任何問題或建議,都歡迎留言或來信: a@ruyut.com